[經典] 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

經典:道德經

第三十八章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;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
處其厚,不居其薄;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
故去彼取此。
有德之人讓人感覺不出其有德之處
因已內斂至處事行為中
反而無德之人才需特別強調自己的有德之處
有德之人自然無為,舉手投足皆是有德,那麼自然看不出來
下德之人特意行德,但為內心刻意為之,因此無德
有仁之人誠意為之,發自內心因而無刻意
有義之人循理為之,因此已是刻意為之
有禮之人循法為之,若沒人回應,反而惱羞成怒,認為對方不禮貌
故無道才有德,無德才有仁,無仁才有義,無義才有禮
當人性從質樸到衰薄而有了禮,正是亂的開端
推崇「道德規範」,只是「道」的表象,正是愚昧的開始
所以了解的人
存淳厚的本質,而不用人性衰薄的禮節
存樸實的本質,而不用虛華無用的外物
故去掉那些外表的華麗知識,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樸實

留言